注册 登录
开搞网 | 澳洲华人约会网站 返回首页

bdxyseer0543的个人空间 https://catchgod.com/?9600 [收藏] [复制] [分享] [RSS]

日志

北京1所小学坚连续写雷锋日记39年

已有 158 次阅读2012-5-23 07:10 |

  每周全校师生一起分享续写的《雷锋日记》已成通例,今天轮到六年级一班的李晨阳同窗宣读 摄/记者柴程

  北京雷锋小学39年坚连续写《雷锋日记》师生独特传承优良传统 雷锋有“户口”就在 双寺胡同

  西城区双寺胡同里,有一所雷峰小学。雷锋生前从不来过这里,但它叫“雷锋”,一叫就是20多年。这在全国仍是头一份,在北京也是独一的。只因这所小学里保持的、培育的,就是一种“雷锋”精神。

  有人说,“雷锋没户口,三月来四月走”,可是,39年来,爱悠悠,全校师生续写着《雷锋日记》,用身边点滴小事,让“雷锋”成为北京的常住市民。

  典礼

  每周固定宣读续写《雷锋日记》

  间隔鼓楼桥不远处,就是寂静的双寺胡同,过去,胡同里最有名的是嘉慈寺和广济寺,现在,还有一所北京雷峰小学。

  今天上午9时10分,学校操场上照例举办升旗典礼。跟前两天不同的是,今天到了学校的“传统”日,全校师生将分享续写的《雷锋日记》。

  全部学生静立,眼光紧盯着升旗台,今天轮到六年级一班的李晨阳朗诵。

  “过去5年半时光里,同学之间树立了深沉的友情,老师们教会了我们丰盛的常识。在行将分开母校之际,我们能做什么,经由探讨,我们将班级尽力的目的定在了‘知感恩’上。”李晨阳说,知感恩是一种才能,一种回报,也是一种认同,一种钦佩,这是新时期的雷锋精神,我们决定将以优良的成就和文化的表示来向母校离别。

  李晨阳的宣读,让良多同学很有感想。

  六年级的史率君说,快要毕业了,对学校真的舍不得,当初要爱护在母校的每一天。史率君是四年级时才从河北老家转到雷锋小学的。“我妈妈据说这所学校会教学生学雷锋刻苦学习、做好事,所以抉择了这所学校。”

  在史率君的印象里,当“雷锋”特殊骄傲,他印象最深的一件好事是赞助了班上一名生病的同学。

  他说,去年冬天,同学生病了,在家休息,他想着同学还有功课没做,笔记没记,一放学,他拎起书包就去坐公交车,往同学家里赶,把自己的笔记和要做的作业全都交给同学。

  “他家离我家有5公里呢。”他说,等回到家,已经入夜了,然而那天感到特别有造诣感。

  坚持

  每周“诞生”一篇日记一写39年

  “人的性命是有限的,可是,为国民服务是无限的,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穷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。”这是《雷锋日记》中,最著名也最为撼动听心的一段话。

  《雷锋日记》也成为雷锋精神的一种“载体”。从1973年到现在,北京雷锋小学每周都会“出生”一篇续写的《雷锋日记》,由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们坚持写着,淘宝热卖,现在39年从前了,《雷锋日记》已逾1500篇。

  在学校保留的材料中,记者看到,一摞摞稿纸、信纸、白纸等装订成册的纸张上,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,那些出自小学生笔下的字歪斜着,调皮而俏皮,内容充斥着稚气却感人而真挚。

  “下战书,我和郑文利来到姜瑾家,一起判完了卷子,就到公园玩捉迷藏。途经大广场时,突然发明一辆簇新的自行车被大风吹在地上了。咱们三人一齐上前把那辆自行车扶了起来……”――《一件好事》,1982年12月9日。

  “我们班是在校外做好事,每一个小队包一个利民岗位。同学们来到各自小队的利民岗位,开端干活了,同学们一拥而上,扫地的扫地,擦玻璃的擦玻璃,面前浮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气象……”――《学雷锋见举动》,四年级一班纪红供稿,1982年11月。

  再翻看眼前的日记,淘气俏皮的笔迹没变,日记的“内容”没变,变更了的只是越来越白皙的纸张,和握笔的一张张面貌。

  日记让孩子成长家长心生感动

  除了泛黄的续写的《雷锋日记》,记者在该校的历史资料中,还发现了不少“表彰信”。

  其中一封1979年5月3日的信中写道:双寺小学二年级一班学生石维汉于5月1日在动物园玩,捡拾人民币3.60元、粮票1斤,交给执勤民警。

  “该同学这种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,值得大家伙学习,应给予表扬。”该信的题名盖有“北京市公安局交通治理处西四交通中队”的红章。

  在一封封家长的回馈信中,记者也看到了孩子们因“雷锋”成长的故事。

  寒假期间,学校给每位家长寄去一封信,征集“感动您的孩子成长霎时”。

  一位叫张海的家长写下了女儿张超汝的故事,她跟小区的孩子一起在小区隐藏的处所给流落猫搭了窝棚,“有爱心”,张海在“最令您打动的一点”中写道。

  家长刘冬梅记载了孩子张芷睿这样一幕,她看见老爷爷在寒风中卖麦芽糖,心生恻隐,用本人的压岁钱买下了20元的麦芽糖,为的就是让老爷爷赶紧赚到钱,好回家吃饭、避风。“仁慈、尊老、有爱心。”这是张妈妈在“最令你激动的一点”中对孩子的评估。

  讲述

  39年前一封信“成绩”了雷锋小学

  实在,北京雷锋小学底本叫双寺小学,那么“雷锋”是如何来到这所学校的呢?

  这要追溯到1973年。这一年正值毛主席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发表十周年之际。

  时任该校大队辅导员的卢锦华和学生们,给远在辽宁省抚顺的雷锋班写了一封信,求教如何传承雷锋精神。

  同学们的信固然文法稚嫩,但写得诚挚、动情。没想到,雷锋班第九任班长曾树林代表全班兵士即时寄来了回信。

  信中说:敬爱的双寺小学的小友人们!接到你们的信,我们全班同志都冲动得流泪了。现在我们全班就在雷锋老班长当年用过的小油灯下给你们回信。合法雷锋精神受到亵渎的时候,正当雷锋班长开始被淡忘的时候,正当学习雷锋的口号已经不响的时候,你们,首都北京的同学们却喊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:向雷锋同志学习!……

  这封信同样感动了师生的心。双寺小学的师生决议,要把雷锋叔叔“请回来”。

  同学们主动修理已破坏的桌椅;帮助落后同学;自动承当学校四层楼的全体卫生打扫;天天坚持帮助身材残疾的同学上学;送水小队坚持15年为鼓楼大街交通岗送水;无论刮风下雨都按期去敬老院照料孤寡白叟……

  双寺小学的“雷锋”回生了,也叫响了,1990年3月5日,该校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办、市教导局正式命名为北京雷锋小学。

  这些年来,他们始终坚持着与雷锋班的接洽,一起分享着身边“雷锋”的点点滴滴。

  影响

  一茬接一茬每位学生都是“雷锋通”

  如今,“雷锋”已经融入这所小学的“骨子”里。

  教养楼外墙上,“雷锋”露着一张笑容,一年又一年,迎来一批小同学,送走一批大“雷锋”。

  雷锋小学的每位学生都知道雷锋的生平,知道雷锋为什么做好事,晓得向雷锋学习什么。

  每一个人都会讲雷锋的故事,会背雷锋的名言,会唱雷锋的歌曲。

  每个班级都有一本雷锋故事书,一个学雷锋服务岗,一个学雷锋角。

  高年级的雷锋小标兵还得“传帮带”,参加低年级的日常管理。从凌晨带读古诗到中午带队领午饭,从每周做大打扫到每月出板报,都会有“小标兵”辅助。

  学校的“五坚持”也都与“雷锋”有关。新生入学第一课,等于参观学校的“雷锋”展室;参加少先队的先决前提,得为学校做一件好事;还有,坚持每年评比表扬一批学雷锋标兵,评比一个雷锋中队,评比出存在雷锋精神的老师。

  买香皂、搬教材 教职工用小事饱满“雷锋”

  老师和同学们,用身边一件件小事,把“雷锋”形象拼凑得更加丰满。

  “把小手洗清洁!”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刘萍对孩子们说道,站在教室门口的她手里拿着块状的纸香皂,孩子们排队出教室洗手,她就将纸香皂一一发给每一位学生,孩子们踮着脚尖、举起双手,胆大妄为地托着香皂,恐怕弄掉在地。

  刘萍说,这是她花自己的钱买的纸香皂,是想教孩子们准确洗手、讲求卫生。

  学校后勤工人、50多岁的马师傅也没闲着。开学伊始,他发现校外送来的新学期教材全放在了值班室地上,平凡值班室的老师都会给绿植浇水,他怕不警惕弄湿了书,影响孩子们上课,本不属于分内工作,但他还是弯下腰,将全校学生的教材从地上搬到了桌面上。这样一折腾就是一个多小时,虽然累得直不起腰,但马师傅却迫不得已。

  在宣扬处的孟老师眼中,只有在雷锋小学,“雷锋”相对不是三月来四月走,学雷锋已是一种常态化的事件。不仅仅是学习雷锋做好事,还有像雷锋一样耐劳学习的精力。也不长短得去扫大巷、上敬老院,而是在学校、在家里,无时无刻都以雷锋同道为模范,从小事做起,从身边做起。文/记者杨诗凡

分享到: 欢送发表评论我要评论

微博推举 | 本日微博热门相关的主题文章:

路过

鸡蛋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评论 (0 个评论)

facelist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注册

Privacy Policy|Rules of Publish|Personal Details and Private Conversations|Legal Complaints|手机版|小黑屋|开搞网

GMT+10, 2024-9-29 06:55 , Processed in 0.122682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© 2011-2024 开搞网 Catchgod

返回顶部